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项活动>>正文
热点争鸣  
  文章内容

《法治热点面对面》读后感
2015-06-11 14:36  

刘大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决定,这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什么要把法治建设提到如此突出的地位?如何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呢?怎样走好我们的法治道路呢?

2015年1月,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法治热点面对面》出版,该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的最新读本,回答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法治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中宣部理论局组织力量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干部群众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难点,梳理出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怎样理解法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怎样理解党和法治的关系、怎样理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等10个问题。该书紧密联系当前中国法治建设实际,对这10个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阐释,还以链接、图说、问答、微评等形式,还原了历史细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奋力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该书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观点权威准确,语言通俗易懂,文风清新简洁,实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导读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要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民信仰法治是重要的基础。一个社会、一个公民只有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才能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公民的法治观念也在日益增强,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把“合不合法”作为衡量自身行为的重要标准。但也应看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重人情轻法治等法治精神缺失的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依然存在。这说明,提升公民的法治观念,塑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既需要坚持不懈的恒心,也需要润物无声的耐心。

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提升公民的法治观念,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人们意识到,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公民的需求和期待,从而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律的生命力在实施,法律的公信力也在实施。近年来,个别地方或部门出现的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失误事件,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损失,究其原因就在于行使决策权没有依法合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到,法治领域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治热点面对面》切中肯綮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严格执法。同时,该书在解读政策、普及法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观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对全国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上世纪末期,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然而社会主义并没有终结,“历史终结论”却终结了;中国并没有崩溃,“中国崩溃论”却崩溃了。作为一个正在快速走向现代化的大国,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规模、复杂程度,是很多国家不曾遇到的。借鉴别人经验固然是必须的,但说到底,针对自己病症的药方才最有效。《法治热点面对面》通过梳理中国法治历史,尤其是近百年来的法治历史,提示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当法治成为每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信仰,当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追求,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才能早日绘就。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四川省365bet官网开户          地址:眉山市东坡区学士街556号          联系电话:028-38168720          蜀ICP备12025919号-1